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抓好粮食生产 丰富“菜篮子” 舌尖上“稳稳的幸福”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餐桌上的饭菜就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近期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研究部署了今年的重点工作,提出要围绕“两条底线”,突出抓好“四件要事”。就安庆来说,相关部门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继续牢牢抓好以粮食生产为主线的农业生产,丰富“菜篮子”产品供给,一份事关群众“舌尖幸福”的“民生清单”呼之欲出。

11.jpg

宜秀区罗岭镇一家蔬菜基地大棚里,村民在采收萝卜。 全媒体记者 黄有安 摄

  “米袋子”鼓鼓的

  2月19日上午,大观区海口镇的一片麦田里,丁传利一手拿着铁锹,一手拎着小桶,走在绿油油的田间,看到哪里有积水就用铁锹疏通疏通,看到哪里小麦叶子发黄就撒一把肥料。

  丁传利是海口镇利旋家庭农场负责人,在海口镇承包有33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油菜。年前年后,持续的阴雨天气给丁传利添了不少麻烦。“小麦最怕水,这些小麦是去年11月种的,近期就是做一些清沟沥水和施肥工作。”丁传利说。

  “吃了年饭,要忙田畈。”新春伊始,从中央到地方都把粮食生产摆在主要位置,安庆市作为安徽省粮食生产大市,在新的一年里,继续牢牢抓好以粮食生产为主线的农业生产,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全市农民增收作出应有贡献。

  岁末年初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抓好“四件要事”:一要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二要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三要确保“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四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水稻、小麦、大豆、玉米、薯类等,均属我们常说的粮食。前几年,受各种大小灾害影响,安庆地区粮食产量受到一定影响,持续3年徘徊在190万吨。去年,安庆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多年徘徊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增产。国家统计局安庆调查队数据显示,2021年安庆粮食总产达到193.17万吨,较上年增幅1.5%。

  安庆市农技推广中心总农艺师陈再高说,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是农业生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使命,要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粮食增收有限,但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所以关键在于保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农业部门鼓励种植户不断改善粮食种植条件,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对于水源相对缺乏的丘陵地区高坂田,引导种植户种植大豆和玉米,确保全市今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20万亩。

  在这52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里,安庆围绕“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原则,力争建设优质专用品牌粮生产基地260万亩,“品质”和“订单”是其关键词,在品质提升的基础上,通过实行订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从安庆今年种植情况来看,油菜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10多万亩,达到150多万亩,而大豆种植面积在今年的结构调整中也会有所增加。之所以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提出要扩种大豆、油料作物,陈再高解释说,一是市场需求的刚性增加,二是农民增收的需要,三是确保食用油安全的需要。根据稳定粮食生产的要求及消费需求、市场变化情况,都需要积极扩种。

  丁传利告诉记者,前些年大豆市场价格不太稳定,他的大豆种植面积一下子减少到了30多亩,油菜一直是几十亩。今年在保持油菜种植面积稳定的基础上,大豆准备再扩种20多亩。

  陈再高说,今年各项种粮补贴继续实施,包括稻谷补贴、耕地支持保护补助、冬闲田扩种油菜补贴等,特别是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对于种植户来讲是一个很大利好。各项支持政策对稳定粮食生产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其他相关政策也将于上半年陆续发布。

  “菜篮子”满满的

  蔬菜是重要的基础性食品,与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00万亩,比上年增加1.97万亩,蔬菜总产155万吨,比上年增加3.49万吨。

  年前年后两场大雪,海口镇圣美家庭农场负责人郭圣龙在各级农业部门的帮助下,提前做了一些预防举措,对大棚进行维修加固,对棚内进行增温,他的110亩蔬菜生产基地中的78个大棚几乎没有受损。

  郭圣龙告诉记者,他的蔬菜主要在本地市场销售。去年受暖冬影响,他的全年蔬菜产量达到100万斤,产量上去了。从今年目前情况看,雨雪天气多,光照不足,对蔬菜生长有一定影响,他采取了多项措施,努力确保蔬菜产量稳定。

  安庆市农技推广中心农业科科长郑本一说,我市蔬菜生产情况一是供给不均衡,长江流域四季分明,气候好的时候蔬菜多,气候差的时候蔬菜少;二是蔬菜生产存在安全隐患,夏秋季节虫害多,主要是农药的规范使用问题;三是风、涝、雪等自然灾害,对蔬菜的产量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即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具体到蔬菜生产方面,就是设施蔬菜、食用菌等内容。

  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安徽盛泰农业有限公司蔬菜生产基地有300多亩,去年蔬菜产量达到300多万斤,主要供应本地市场。从几年前开始,基地陆续建设连栋大棚,现在已有100多亩,基地还同步建设了智能喷灌系统等智慧设施。

  “基地以前用的都是简易大棚,建设连栋大棚之后,蔬菜产量和品质都有提高。今年我们还要在宜秀区其他乡镇再建100多亩连栋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公司负责人丁德福介绍。

  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就确保“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这件“要事”还要求,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稳定生猪生产,继续抓好其他畜禽、蛋奶和水产品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记者从市农技推广中心了解到,2022年,我市将建立以调控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猪场数量为抓手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努力实现2022年末全市存栏生猪105万头,全年出栏生猪202万头。同时,加快规模养殖企业设施装备升级、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数字畜牧业应用场景建设,促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存栏家禽2600万只,出栏家禽1.08亿只。另外,因地制宜提升牛羊等草食家畜的饲养比重和蜜蜂的养殖规模。努力实现肉类总产32万吨,禽蛋产量23万吨。

 

(全媒体记者 罗少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