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2011年,迎江区建新社区转变工作思路,创建了我市首个“彩虹社区”,将“彩虹式建设”的概念贯穿于社区的各项工作中,展现多色彩、多样化的红色“先锋岗”、橙色“保障网”、黄色“关爱圈”、绿色“爱心树”、青色“平安线”、蓝色“共建会”、紫色“风景苑”七张社区名片,为社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受到广大群众称赞。
像这样创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在全市其他社区也层出不穷。“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和多渠道投入,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使得城乡社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要切实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对此,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在加强社区服务组织和人员队伍建设、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党建以及社区服务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目标和政策支持,对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社区服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意见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市社区多头管理问题,对社区办公用房、工作人员待遇和工作经费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扶持,明确规定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补助社区办公用房建设,对每个社区补助2万元工资,市、区财政对每个社区补助工作经费2至3万元。
加强乡村社区队伍建设
为促进城乡社区服务统筹发展,今年我市在加强城市社区基础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全面开展了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2011年,我市圆满完成了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参加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有156个乡镇街道、1533个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任务完成率为100%。新产生的村委会班子文化结构和综合素质均有较大改善,一批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工作务实、具有较强致富能力的新成员进入了村级领导班子,提高了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强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农村社区建设中,“难点村”治理是重要的一环。自2009年底全市“难点村”治理工作启动以来,我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领导、细化措施,扎实稳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经常性深入“难点村”,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形式,了解群众诉求,找准问题症结,对群众提出的疑问现场解答,向群众宣传整治的目标和措施,从而达到统一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目的;在“难点村”整治过程中,做到“三个倾斜”,即涉农资金向“难点村”倾斜,扶贫项目向“难点村”倾斜,基础设施建设向“难点村”倾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顺利地完成了全市120个“难点村”治理工作。自治理工作开展以来,许多“难点村”干群关系进一步和谐,村风民风明显好转,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与此同时,大力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以民主决策、村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关新闻
- 河南安阳滑县“开元盛世”造假追踪 傍政府(2012-2-10 19:19:12)
- 山西亿万富翁遭连环套 被索贿被追逃“被穷(2012-2-10 19:17:09)
- 1月安庆CPI同比上涨5.1%(2012-2-10 19:15:27)
- 大观区对玉虹街占道经营现象进行清理整改(2012-2-9 19:44:12)
- 安庆去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8004.76元(2012-2-9 19:40:31)
- 防冻防凝确保生产安全无事故(2012-2-8 18:34:13)
- 安庆:公交服务要优化 线网盲点应填补(2012-2-8 18:33:57)
- 节后水果依旧俏(2012-2-8 18:33:36)
- 广场公园残疾人通道为何被锁上?(2012-2-6 18:42:54)
- 潜山县新春招聘会(2012-2-6 18: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