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记者深入地下635米体验矿工工作

2013-3-18 16:18:02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数百米深的地下工作,钻机打井岩,开拓矿石,极少为外界了解。这是一个需要了解的群体,更是需要理解的群体。带着神秘和好奇,记者近日来到安庆月山矿业公司龙门山矿区,体验矿工们的工作。

全副武装深入地下635米
3月12日上午8时许,我来到了安庆月山矿业公司龙门山矿区。由于我是第一次下井,负责井下安全的李达淼师傅对我进行了“岗前培训”,学习和了解乘罐制度、下井须知以及井下安全注意事项等。
“培训”结束后,李师傅便带着我来到下井人员登记处,进行下井人员登记,并领取矿灯。然后我们一起来到更衣室,穿着好下井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全副武装的来到候罐室,准备下井。
8时53分,主井口处凉风飕飕。罐笼升降到位后,工作人员拉开罐笼闸门,我随同10多名矿工一起走进了罐笼。踏上罐笼那一瞬间,我的心情特别紧张,生怕吊着罐笼的铁索会突然断裂。黑暗中,罐笼快速下降,四周被黑暗包裹着。
由于罐笼下降的速度太快,我的耳膜似乎鼓胀了起来,听不清声响。这时,我想起下井前,李师傅告诉我说,乘罐笼下井,要张开嘴巴,一旦感觉耳朵不适时,要及时吞口水,不断地咳嗽。于是,我赶紧这般做了,一下子感觉好多了。
几分钟后,罐笼突然“咯噔”一声,便开始减速,随后眼前灯光亮成了一片。“一635米”,在罐笼左侧的一个安全标牌上,我看到标出的井下深度。这时,我跟随大伙走出了罐笼,踏上宽约4米的矿井巷道,巷道一旁有一条小水沟,水流不息。虽然巷道有灯照,可一眼望不到头。想到自己深入地下635米,感觉有些后怕。
【推车】
看似简单却讲究方法
矿井内四周全是石块。我跟着李师傅沿着巷道一直往深处走。由于我是第一次下矿井,好奇中又有些担心,双眼不断地朝四处张望,害怕头顶上的石块会掉下。李师傅说,他们每天都对井下进行安全检查,已经7年了,从来没有发生过井下安全事故。
听到李师傅这样一说,我紧张的心里才平静了一些。大约走了300米左右,我看到有人在往铁车皮里装矿石。为此,我也上前去,想干点什么,可装矿石的机器是电动操作的,由于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李师傅只能安排我推铁皮车。
一名矿工操作电动机器,不断地将矿石往铁皮车上装,我就和陈浩震师傅一起推车,来回运输矿石。满满一车矿石,起码有1吨多重。我俩双手扶车,身体下俯,撅起屁股,一步一步艰难前行。
推车时,由于我没有及时调整铁皮车下的铁轨道,造成一个车轮掉下铁轨道。一车矿石很重,我和陈浩震师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将这个掉下的车轮给搬到铁轨上。后来,其它两名矿工也加入其中行列,通过垫、抬、推、拉,终于将车轮重新回到了铁轨上,累得大伙满头大汗。
后来,我在陈师傅的传授下,懂得了如何让铁皮车变轨。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和陈浩震师傅一共推了18车,累得我全身都快散了架,内衣都湿透了。
【钻孔】
手心被钻机震得发麻
实在太累了,我坐在一旁休息了片刻。我脑海里突然闪现出电视里开拓矿石的镜头。于是我再次向李师傅请缨,体验一下开拓矿石的工作。
“开拓矿石的工作,技术要求含量非常高。”李师傅摇了摇头。
可李师傅竟不住我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答应带我到离地面530米深的矿井层。
“到地下530米矿石开拓区,需要爬坡100多米。”李师傅说,在这里走路所消耗的体能,是地上3—4倍,能爬山的人不一定能在地下爬坡。
跟着李师傅从地下635米深井处,沿着陡坡,一步一步往上爬,爬了100多米,终于来到离地下530米深的矿井层。此时,我的两腿如灌了铅一样,再也走不动了,只好找个地方坐一会,缓冲一下体力。
虽然休息了几分钟,但我的呼吸还是有些不畅,感觉这层矿井空气稀薄,特别闷热。李师傅说,这一层井面还在开拓矿石,完全是机器抽风,造成空气缓慢流通。而有些未开拓好的井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多,人进去了容易窒息。
“不过,这些地方,矿工们已经设置了警示标识。”李师傅说,矿工们对这里也很熟悉,不会毫无准备的误入这些地方。
我和李师傅走了200多米,发现有几名矿工正在开拓矿石。在得到这些矿工们的同意后,我也加入这支队伍。
一根4米长的钻头被固定好后,我和一名身强力壮的矿工师傅一起用手牢牢地扶紧钻机把手。开关一开,机器“隆隆”响起,钻头便在坚硬的矿石上来回滑动着。一会儿,钻头就钻进矿石层面里,钻头四周有四只抓手在矿石层面里快速的转动着,钻头里还冒出水来,将部分灰尘稀释,有少量湿灰飞溅到我和矿工师傅的身上。与此同时,大量的矿石纷纷掉落了下来。
由于我的手始终是用力按在钻机把车上,不一会儿,我的手心又痛又麻。这名矿工师傅告诉我说,按住钻机把手要顺着下钻的地方用力,并且用力要均匀,别老想着把钻机按死,这样不仅难以将钻头往矿石里面钻,操作不当还会将钻头滑出矿石层面。
通过灯光照射,我能够清晰看到,矿工师傅们每个人衣服都是湿透的。
“虽然现在的设备和技术都先进了,但(矿工)劳动强度依然很大。矿工们长年在深井下作业,不少人患有关节炎。”李师傅介绍说,目前他们煤矿实行3班倒工作制,每班作业8小时。矿工下井,每次都是领导带队,这项制度已经坚持了多年,雷打不动。可以说,挖出的每一块矿石都是被(矿工)汗水泡过的。


记者在635米深的矿井下体验

作者:汪秀兵/文 李达淼/图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