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省委书记张宝顺深入岳西乡村开展大走访活动

2012-5-24 23:00:44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热线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5月21日至23日,省委书记张宝顺深入安庆市岳西县姚河乡梯岭村、马石村和主簿镇余畈村,开展大走访活动,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新一轮扶贫开发大计。他强调,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让老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姚河乡梯岭村、马石村和主簿镇余畈村地处岳西县东北边陲,是大别山扶贫开发的典型山村。21日上午,张宝顺轻车简从,经过两个多小时跋涉,来到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姚河乡。
  张宝顺首先参观了当地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良奇生态农业科技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岳西翠兰”茶叶系列产品,带动8万茶农人均增收1000元。张宝顺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和市场销路,得知“岳西翠兰”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销售价格一路走高,他高兴地说,实践证明,山区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只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产业,让群众“上山致富”,山区就能变成“聚宝盆”。“岳西翠兰”作为国宾礼茶,生态有机是最大优势,只要企业打好这张牌,就一定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带领更多茶农增收致富。
  驻村期间,张宝顺住进农户家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先后来到村部、小学、卫生室等地公共设施,实地察看基层群众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现状,倾听百姓诉求。张宝顺深入走访农户,与返乡创业人员、致富能人、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交流,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张宝顺表示,通过两天的蹲点走访,亲身体会农民的生活状态,亲眼目睹了农村的发展变化,了解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期盼要求。在推进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基层群众有了很多新想法、新认识,特别是从村干部到普通村民,都坚持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今后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好的基础。张宝顺还充分肯定了山区农村在产业发展中形成的很多可以总结借鉴的经验,希望各地创造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形成特色。
  调研中,张宝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市、县、乡扶贫开发工作汇报,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张宝顺指出,岳西县包括大别山区,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经济发展有新的进步,人民生活有新的提高,生态保护有很大改善,城乡面貌有明显变化,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好,社会和谐稳定,扶贫开发形成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张宝顺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岳西县要充分认识优势、发挥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地做好工作,结合新一轮开发扶贫,新一轮生态建设,在更高的标准上确定自身发展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全省扶贫开发的示范县、生态建设的示范县、绿色发展的示范县、美好乡村建设的示范县,带头走在前列。
  张宝顺强调,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要突出四个工作重点:一是生态立县。对岳西乃至大别山片区的扶贫开发,都要把生态立县排在第一位,把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放在第一位。二是富民为本。坚持产业带动扶贫开发,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工业统筹规划考虑,通过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品牌,带动富民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强基础。要不断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县乡村级公路水平,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加强小水利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整体推进农村美好乡村建设。四是创优争先。要加强班子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在各自岗位上创优争先,做一流的工作,争当先进,争当示范,提升党政领导干部在群众当中的威信,不断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设美好安徽。
  座谈会上,市委书记朱读稳作了发言。他说,连日来,张宝顺书记一行深入大别山腹地,走村串户,日访夜谈,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商新一轮扶贫开发大计,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大别山区百姓的关心和厚爱,对安庆市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我们深受感动,倍受鼓舞。他表示,张宝顺书记的重要讲话,语重心长,饱含深情,提出的目标不仅对岳西、对安庆市全局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力开创全市科学发展、转型崛起、富民强市新局面。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陈树隆,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市领导肖超英、陶方启、汪莹纯、宋圣军参加了座谈会。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