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聂家老屋
距岳西县城60公里的鹞落坪,因地形险要、峰顶有块巨石如鹞子而得名。在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坐落着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聂家老屋。
旧址四周青山绿水,景色秀丽。为弘扬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的丰功伟绩,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2007年,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开工建设,维修屋后战壕,真实再现旧址原有的面貌。
翠绿的山林挡不住革命根据地的光芒,艳丽的阳光均匀的洒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让后人都记住这片红色土地以及那些最可爱的人。
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率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5年2月,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在岳西县凉亭坳重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大别山区的武装斗争。
1935年6月,中共皖西特委迁驻鹞落坪。不久,高敬亭率领红二十八军在转战途中进入鹞落坪,并在此建立根据地。此后,红二十八军在鹞落坪建立了便衣队,开设了红军棚、红军山林医院、被服厂、小型修械厂、交通站和红军商店。
在艰苦卓绝的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中,红二十八军在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以不足2000人的兵力,以岳西县鹞落坪游击根据地为中心,转战于鄂豫皖三省的45个县,与敌发生大小战斗243次,牵制敌正规军最多时达68个团,约17万人,歼敌18个营、15个连和大量反动民团武装,粉碎了敌人的反复“清剿”,有力地支持了主力红军的长征,配合了南方其他各省红军的游击战争,做出了被毛主席称为“很不容易、很了不起”的贡献!
这是一支打不散、拖不垮的红军部队,他们是党的好孩子,是最最可爱的人,他们让革命红旗在大别山上高高飘扬。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7月,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件精神,红二十八军和国民党军政当局在岳西县达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1937年8月,高敬亭率领红军撤离鹞落坪,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
回眸历史,岳西的革命征程阐释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历史不会忘记:三年游击战争中,岳西人民为配合掩护红28军做出巨大牺牲,革命战争期间仅县委书记就牺牲了5人;1943年,那时岳西群众生活贫苦,但仍然节衣缩食积极捐献,购买了一架飞机取名“岳西号”支援前线作战……
真情慰忠魂、大爱满人间。如今红28军军政旧址已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范围,岳西也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之一。
相关新闻
- 巍巍白崖寨 热血铸千秋(2011-6-27 17:19:59)
- 开展“党员一日”活动重温誓词(2011-6-27 17:19:40)
- 党员重温入党誓词(2011-6-27 17:19:25)
- 方祖中调研职业教育(2011-6-27 17:19:12)
- 安庆环保世纪行宣传表彰会议召开(2011-6-27 17:18:57)
- 任弼时狱中斗争(2011-6-27 17:18:43)
- 庆祝建党90周年红色黄梅文艺晚会举行(2011-6-27 17:18:25)
- 桐城文化博物馆动工(2011-6-26 17:39:44)
- 市区65套经济适用房分配在即(2011-6-26 17:39:28)
- 迎江区开展“五爱广场大家唱”文艺演出(2011-6-25 16:11:19)